<返回列表
中国大力推动歼10C出口铁定被俄国卡脖子:发动机是致命瓶颈
今天为止★★★■,中国虽然能拿出最先进的战斗机平台和航电系统,但在发动机上欠缺甚多。这种严重的不对等现象,极大的削弱了中国战斗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用户信心和竞争力★■◆★■■。
图:枭龙战斗机的设计核心定位在廉价和多功能上,它在技术应用的先进性上主要体现在成本控制方面★■◆,而不是绝对指标上。比如它的飞机结构以非常便宜的钢/铝为主,但却能以很轻的重量和低廉的价格,就实现较长的寿命和良好的维护可靠性■★■。
只有歼10C型,能承担起国内军机出口的最高端定位的任务★■◆■◆★。歼10家族服役已经10多年,产量根据维基统计结果已经超过500架,机体平台和电子设备的表现足以使目标客户形成足够的信心。
国产航空发动机现阶段在国际市场上不仅没有足够的口碑和号召力◆■■,而且还担负着非常沉重的历史包袱——早年歼六、歼7出口的国产发动机负面评价,至今是中国战机出口的巨大障碍◆◆◆★◆。
在上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,俄罗斯国内政治力量的倾轧还十分严重;在各个军工企业高度对立恶性竞争的大环境下◆■◆■■◆,中国还能通过经济收买的手段◆■◆,通过与部分俄企业利益捆绑,打破俄在国家层面上的封锁和打压意图■■。
国内现在不可能出口歼20◆■。仿改苏27系列的出口也不现实,牵涉俄国的知识产权,成本上相较于俄国产品也没有优势。FC-31目前有限的样机数量和试飞时数★◆◆,尚处于半成品状态■◆★◆。
在国家外交中,如果缺乏跨越不同文化背景和国家制度★■、且长期历史上较为稳固的基本价值观认同作为基础■★★■,而是直接用经济利益去收买对方国家的权贵阶层家族,其效果实际上是非常不可靠的★★◆★◆。
在出口贸易中,武器装备的贸易非常敏感而特殊——尤其是战斗机这类大型的复杂武器系统◆◆★■★◆。
在枭龙战机的出口中,曾经引进K8生产线的埃及已经一度谈到枭龙生产线的引进;但最终被俄罗斯在发动机上卡了脖子,被米格29家族所取代■★。而类似的事情又在斯里兰卡等客户的中俄竞争中一再重演★■■。
歼10C出口的困境,只有一条解决办法★★◆★,就是太行发动机在国内真正建立起良好的用户口碑,在各种条件下都表现出良好的可靠性,证明其性能指标是完善、可信的。
一方面是自2012年以后■◆,中国的外交局势一直在越来越严峻。中国需要分量更重◆★◆、能长期稳定发挥作用、且难以被替代的输出项目;稳住、甚至开拓新的友好国家,而歼10C这样的高性能先进战机,可以起到有效的锚点作用。
将其出口,可以有效的延续歼10家族的生产需求,用较低的成本、甚至是巨大的经济收益来保障国内战机的产能处于一个较高的状态◆★■。目前困扰歼10C出口的最大障碍★■■◆,在于配套的发动机动力和来自俄罗斯的竞争。
这个唯一的办法★■■,同时也是解决国内空中力量建设隐患的必须代价——近年来,出口中国的AL31系列的俄制发动机■★■◆■◆,不仅质量控制水平显著下降,而且交付进度上也极其拖延。
但如果对方国家的空中力量,是以进口先进战机作为核心的;那么由于战机后续维护使用、武器采购上的难以替代性,翻脸的代价就要高得多。而常见的基建或者普通货物贸易,更换一个合作伙伴接手是非常容易的。
对于国内来说,现阶段推动歼10C型出口★★■◆★★,已经是非常有必要、甚至可以说紧迫的事情了。
另一方面,国内现在能出口的、且对潜在客户最具备说服力的中高端机型,也只有歼10C型。
随着普京后来强力整合了俄各军工企业★◆,加强了俄中央政府对于企业的直接控制力,这一取巧的余地已经完全不复存在◆◆■◆★★。如果对俄制发动机的依赖不能断除,歼10C型的出口工作不论如何努力推进★◆◆★★,也必然要面临与枭龙战机相同的困境。
图:K8是中国出口最为成功的军用飞机,但它的成功极大建立在配套的美国TEF731-2A-2A发动机上
最后,歼10家族目前的产量■★,实际上已经远远超出了整个项目最初的规划。作为一种长寿命机种,在歼20已经开始批产的现在,它的国内装备需求接近、或者已经达到了尾声。
首先这种方法能买到的只是墙头草毫无可信度的短期承诺,转脸就撕毁或者被贪心不足的持续讹诈■■■★■;其次这种做法往往在对方国家中引发底层人民的普遍抵触■◆★■◆◆,经济投入转化成外交政治利益的效率很低,而且非常脆弱、难以持久。
只有自己确实用的好了,潜在的目标客户才会愿意承担风险,尝试抛弃对中国航空发动机的过往成见,下决心签署合同◆◆■■。在这件事情上◆■■★★,没有任何取巧的捷径可走★★■■■◆。
一架现代战斗机的日历寿命至少有20-30年。由于购买先进战机的国家,通常没有能力自产◆★◆■■■、也难以从其它渠道采购一型战机所需的所有设备和部件■◆◆★◆■;因此为了保障空中力量的运作能力,它必须和战机的出口国维持持续的合作★■◆。
对于绝大多数国家来说,由于国土面积和人口的有限,几十架甚至十几架战斗机,就足以大幅度改变、甚至是逆转颠覆该国周边的军事力量平衡★■■。
在大型的复杂武器设备出口中,目标客户对于武器系统本身的设计是否成熟可靠是极其在意的。出口国自己是否装备■■■★★◆、装备了多少、服役期间表现如何■◆◆◆,都是非常重要的评估因素。除了极少数例外情况■★■◆,这些国家极少愿意去做小白鼠的角色。
被俄罗斯发动机卡脖子的不只是中国军机的出口业务★◆◆,同样包括国内的空中力量建设发展。
因此任何一次此类武器装备的出口贸易,从来都不是单纯的商业经济行为,而必然伴随着政治与军事领域上的深度合作与利益交换★■■■◆。
这也意味着,一旦出口的战机成为一国的主力机型★■■■,那么正常情况下■■◆★◆★,两国间会建立起至少20-30年跨度的深度军事联系。在政治外交、经济贸易上,出口国将会获得一个分量很重的筹码★◆★◆◆■。